2024年6月8日是我国第1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油坊社区“不一样的非遗”馆推出“国潮四季”第二季——金箔展,为居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感受千年传承,探寻金箔魅力。
金箔,这一闪耀着金色光芒的艺术品,以其薄如蝉翼、轻如鸿毛的特性而著称。在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金箔锻制技艺已经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本次展示的金箔作品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展示的是南京金箔非遗大师的代表作品。他们以箔为墨,绘画出一副副流光幻彩、熠熠生辉的金箔画,这些画不仅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另一部分展示的是社区居民自己制作的金箔杯、金箔葫芦等,完美展现出作品的细腻和精致,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视觉冲击,激发传承活力,坚定文化自信。
非遗技艺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那么有什么好方法呢?
油坊社区创新非遗传承模式,依托“巧匠计划”,将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竹林七贤大讲堂等元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相互融合,通过多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居民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凭借“传、帮、带”的方式,培育一批非遗本土传承人,带动越来越多的居民,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次活动,邀请了4位非遗本土传承人现场授课。
本土传承人郭明丽说:“我是一个全职宝妈,平时时间比较充裕。自从在社区接触到了非遗,就深深喜欢上了这传统的技艺。如今,我成为了一名非遗传承人,带着家人、朋友、邻居们一起学习,感到特别的荣幸和自豪。实践方出真知,动手体验非遗。”
油坊社区党委书记徐燕给非遗孵化项目的非遗传承人颁发证书
一片小小的金捻子想要成为薄如蝉翼的金箔需要经过人工36000次的捶打,而要想用金箔制作成金箔画、金箔葫芦等,那更是难上加难。
在沉浸式体验环节,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金箔葫芦的制作流程和所需材料,随后向大家展示了切金箔与贴金的步骤。几寸竹刀架,一把小刷子,三五分钟间,就足以让一只小葫芦焕发“金颜”。在传承人的指点下,居民们成功完成了金箔葫芦、云锦香囊、漆扇等非遗物品的制作。在亲身体验中不仅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还让大家体会到手艺人对工艺精益求精的追求。
社区孵化的非遗传承人给居民教授三项非遗项目
此次“不一样的非遗”馆第二季——金箔展,社区积极链接资源,携手板桥街道绿洲社区,将优秀非遗作品集中展示给居民群众,拉近了非遗与居民的距离。接下来,油坊社区会持续打造“不一样的非遗”文化传承新模式,推进“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小区”,让非遗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进一步满足居民多元需求,为居民幸福生活“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