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街道南站社区“童贺新春”年俗缤纷冬令营

时间:2024-02-06 16:52

寒假来临,为丰富社区少年儿童假期生活,给孩子们提供互相学习、团队合作的机会,同时缓解父母无暇照顾孩子的现状,近日,南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迎春纳福 趣迎龙年——“童贺新春”缤纷的冬日冬令营 ,让儿童们能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假期。

冬令营开营的第一天,南站中学的音乐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唱儿歌《哆来咪》,配合有趣的手势动作,让小朋友对音符和节奏有了初步的了解。语文老师带来了精彩的绘本阅读《猴王出世》,生动细致的讲解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大家积极举手与老师进行互动。“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包括窗花、喜花、礼花、门笺等多种形式......”美术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了剪纸的历史由来,分发完材料后,小朋友们舞动灵巧的手指,不一会儿功夫一幅幅花样繁多、寓意吉祥如意的剪纸作品就呈现在大家面前。

茶艺展示、香薰蜡烛、金陵折扇、南京泥人、绳结、中国剪纸、金陵纸鸢、古彩戏法、大漆葫芦等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为小朋友们及家长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也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魅力。

小朋友自己还亲手制作了龙年灯笼、手工挎包。志愿者分发完材料后,小朋友们就迫不及待地动手制作起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向志愿者或者同伴请教,不一会儿功夫,一个个蕴含着新年美好祝福的祥龙挎包和灯笼就做好了,小朋友看着自己的手工作品,满满的成就感。

“大部分人眼里的数字世界是什么样的呢?”、“你是互联网达人吗?”、“电子产品除了娱乐功能外,还可以做什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腾讯未成年人的志愿者张老师开始了今天的分享,关于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孩子们踊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紧接着,孩子们一起云游长城,感受数字化带来的巨大震撼。他们意识到数字世界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打开——工具化使用网络,比如可以用手机拍视频、学剪辑、查资料、知识等等。来自南京大学毓琇书院的志愿者通过一段海绵宝宝的视频引出本次科普的主题——海绵宝宝,城市新形态。通过对比卡通人物与实体海绵以及海绵城市的概念图,向小朋友们解释了海绵城市具有吸水性、渗水性、透水性、弹性强、韧性强等特点。

此外,志愿者还通过动画视频向小朋友讲解了海绵城市构筑关键的“渗”、“滞”、“蓄”、“净”、“用”、“排”六个步骤,向小朋友们全方面展示海绵城市理念的实际应用。最好,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用活性炭、鹅卵石、细沙、棉花等物品制作了滤水装置,看着老师把黑黑的墨水倒进滤水装置,稍等片刻,倒进去的墨水变成了干净的水,小朋友惊讶不已。

“龙的称呼,来自天上隆隆的打雷之声,其形来自天上翻滚的云层......”老师向小朋友介绍了龙的传说故事和身上的各个组成部分,引起了在场小朋友的浓厚兴趣。老师介绍完绘画要求后,小朋友们便拿起颜料和画笔,如同一个个小画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尽情创作起来,欢声笑语传遍了整个活动现场。

两个小时过后,一条五彩祥龙诞生了,这条祥龙不仅仅是色彩和线条的组合,更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尊崇、吉祥、腾飞、奋进。希望社区青少年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共同展现龙的风采,吐纳龙的气势,传承龙的精神。

        本次冬令营不仅为青少年提供社会实践课堂参与,增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了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南站社区将继续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主题活动相结合,以丰富辖区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