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札,亦称书札、尺牍、书简,也就是现代人讲的“亲笔信”。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墨客和雅士常常利用书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手札中蕴含的文化价值、道德价值、社会价值,4月12日,翠竹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守研斋藏名贤手札》讲座,社区老年大学党支部党员、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书画委员会副秘书长汪维寅老师授课,吸引了40余名党员群众的参与。汪老师继承岳父蔡澧泉的收藏,将其岳父收藏的名人信札重新整理造册,并对信札内容进行释文,从中选出290多件信札集结成《守研斋藏名贤手札》一书公开出版。讲座中,汪老师从《守研斋藏名贤手札》中选取了70副书法、绘画、篆刻作品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学习。
其中,既有乾隆年间榜眼江德量,康熙年间探花黄叔琳、徐葆光,道光年间探花庞钟璐,以及明清48位进士、14位举人的信札,还有守研斋捐赠给泰州市博物馆的信札,以及守研斋珍藏的唐志契、郑板桥、吴熙载、李叔同、韩国钧、齐白石等人的书画文物。从这些信札中可窥见时代风云、民俗风情、人事聚散、文人交往、诗文酬唱等,对地方史志的研究,对历史人物、文学艺术的研究,具有较高价值。读着那一件件写满岁月印记的手札遗墨,书写者的言笑举止仿佛就在眼前,他们的性灵、才气、风度及修养,从形式到内容,都能获得美感和启迪。
参与活动的党员群众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增长了知识,进一步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提升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争做一名有使命、有担当、有情怀的传统文化弘扬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翠竹园社区将不断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和文化名人,坚持通过“百姓讲”来让“百姓听”,进一步激发文明实践的新活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