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街道】“童”参与“童”设计——红色文化空间更新 凝聚微治理力量

时间:2022-09-09 10:36

为推动基层社区治理,雨花社区围绕社区微更新,结合“一社区一案例”,积极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围绕社区辖区内共青团路51号小区更新改造休憩凉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调动居民参与调研规划,打造全龄友好型公共空间。从硬件、服务和宣传三个方面回应社区全年龄段居民需求,提升居民社区参与度,促进多点分布型社区的“三治融合”。

为更好吸收社区青少年儿童的意见,并以此为基础回应其需求,雨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参与“童”设计主题活动,鼓励社区青少年儿童对休憩凉亭改造提出自己的建议,并通过模型制作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

【畅想空间】

活动开始,志愿者老师为大家介绍共青团路51号小区休憩凉亭及周边情况,将调研情况与大家分享,如凉亭掉漆、石凳冰冷等情况。孩子们纷纷表示赞同,并也分享了自己日常活动中发现的需要进行更新改造的地方。接着,志愿者老师引导大家思考:空间内还可以增设哪些设施呢?将思路打开而不局限于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孩子们也纷纷给予积极的回应:健身器材、晾衣架、各种各样的绿植......孩子们畅想出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空间,并互相进行分享交流。

【模型制作】

为了让孩子们的想法更加具体化,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对小区空间进行再现,通过使用草皮、粘土、冰棒棍等材料,在一张小小的白板上将社区空间复刻呈现出来。接着孩子们也利用这些材料,将自己提出的想法和建议通过手工的形式展现出来。有的用小木棍和冰棒棍做出秋千,并用粘土固定;有的将绿植模型修剪成各种各样的造型装饰在凉亭周围;还有的用红色粘土为凉亭刷上新漆......孩子们一边动手,一边又产生新的创意和想法,不停的制作出新的设施,丰富这小小的一片空地。最后,模型终于制作完成啦!志愿者老师引导大家指出自己制作的部分,并进行简短的介绍,将其记录下来。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充分调动社区青少年儿童参与,收集青少年儿童的想法和建议并将其融入到社区空间微更新中。通过模型的制作,将孩子们的想法具体再现,在此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激发其创造力。后续将基于本次活动成果,筛选具体可操作的部分列入微更新方案中并进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