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的京城城墙现存长度是多少?”“现在南京的哪个城门进门是城里,出门也是城里?”……带着这些疑问,7月22日上午,雨花社区的孩子们在社区红色文化志愿者刘建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中华门城堡的南京城墙博物馆,开启了寻访之旅。
此次寻访活动主要是参观展厅“旷世城垣——南京城墙历史文化陈列”。该展厅围绕“旷世城垣”的主题,从设计思想、筑城技术、皇都威仪、军事防御、遗产传承五个方面进行陈列展示;并融合了文物实物、场景复原、数学沙盘、多媒体展示及观众互动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了南京城墙的历史文化及遗产价值。
城砖是南京城墙的建材中数量最大的一项,也是南京城墙独特的文化标签,为了展现城砖的独特价值,馆内设有专门展示城砖的展厅,城砖列阵排开,给大家带来一场以城砖为主角的视觉盛宴。孩子们围绕在场景模型前聆听刘老师的讲解,不仅了解了南京城墙砖的多元历史文化信息,也能够直观感受到明代制砖工艺之精巧、筑城工程之宏大、古代匠人的工艺之高超。
陈列展中设有一座大型数字沙盘,配合以多媒体立屏和投影,并定时进行多媒体展演,呈现城墙四季美景,解读丰富历史信息。孩子们被“动”起来的沙盘深深吸引,认真观看展演。
刘老师还给大家讲解了南京城墙中的四重城垣,包括有宫城、皇城、京城、外郭。京城城墙是四重城墙最为重要一环,是南京城最为重要的防御工事,也包裹着今天南京的主城区域。南京的外郭全长约60公里,扩大了南京城墙的军事防御范围。
南京城墙博物馆基本陈列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展览的收尾,并将城墙故事延续到展厅外的“我们的城墙”多媒体播放屏。以一百位讲述者口中的南京城墙,给大家带来半个多世纪以来南京城墙的历史与变迁,感受南京城墙与人们生活的紧密关联。
我们设计了观察手记,让孩子们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伙伴间的互动。带着问题来观察建筑、历史、民俗文化,带着目标任务展开时空漫游、与历史对话。在寻访的过程中孩子们一边认真听讲解,一边及时填写相应问题的答案,有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向刘老师请教。有的孩子迅速准确地完成了观察手记,真正做到了深入体验,学有所获。
南京城墙,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博物馆用它特有的力量,带孩子们倾听了城墙的诉说。微缩的南京城,伴着多媒体效果,透过这些模型的演绎,以及讲解员刘老师的认真解说,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城墙历史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