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传承非遗文化薪火,感悟传统艺术魅力”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举行。活动由南京市西善桥街道向善家长学校主办,江苏省文化产业协会南京非遗传承人之家、南京市雨花台区向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承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云锦非遗知识,进一步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切实增强家长与孩子们非遗保护意识,营造“非遗保护人人参与、非遗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活动现场,江苏江苏省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非遗传承人张玉英为现场20组家庭讲解了云锦历史起源、传统技艺、织造过程等非遗知识。据张玉英老师介绍,南京云锦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织造技艺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堪称我国丝织艺术最璀璨的结晶,代表着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
家长和孩子们参观了专门用来生产云锦的大花楼木织机。由于云锦的织造过程非常复杂,两位工人操作织机8小时产量也只有5至6厘米,其中涉及各种技艺,从纹样设计到成品一共要经过120多道工序。至今仍无法用机器生产云锦,这也是如今南京云锦无比珍贵的原因之一。
为了让大家沉浸式体验云锦非遗文化,特地给大家准备了“贴锦画”体验活动。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与家长们将图案剪下,选用云锦贴布,配色自行搭配,做成纪念品留念。通过动手体验,了解古代流行,学习花样中的云锦文化。家长们在现场还体验了织布机操作,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古代织布流程。
通过此次非遗知识分享与沉浸式互动的方式,家长与孩子们与云锦来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博物馆里一件件色彩绚丽的云锦,不仅深入领略南京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学习到了云锦织造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
据了解,"向善家长学校"非遗文化主题活动将在暑期组织策划多场非遗文化传承系列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们切身体验非遗魅力,赓续文化传统,从而泛起心中的文化自信,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