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花社区联合南京日报邀请小记者们走进农花社区,透过社区管理服务的一个个细节,实地感受这里的发展,也见证着城市的美好变化。走进农花社区残疾人之家,残疾人独立完成的手工皂、果冻蜡、中国结、抽纸盒、纽扣花等手工制作产品琳琅满目,让这里显得格外温馨。作为“红色梦工厂”公益项目之一,这里为社区的83名残疾人提供康复、辅助性就业、托养、教育培训等服务。 肢体残疾的金秀兰刚刚做完理疗,她正在将身边的一叠抽纸盒折叠封口。在这里,金秀兰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她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工活获取一定收入,重新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小记者也加入他们,体验抽纸盒制作项目。折叠、装纸、封口,孩子们快速地完成三个动作,“我们能够迅速完成的三个动作,在这些肢体残疾、视力残疾、语言障碍的残疾人手中却要花上几倍的时间。”随后小记者们跟随农花社区城管队长王旭升深入社区,对沿途存在的店外经营及非机动车停放不规范的市容违规行为进行了清理和规范。“摆摊超过门的叫倚门出摊,占据人行道的叫占道经营。” 王旭升说。跟随他的脚步,孩子们在实地体验过程中学到不少知识,也对城管执法工作有了一定了解。“阿姨您好,请您将店门前的水果收进店里。” “叔叔,请将自行车车头向外停放到前面的停车区域内。”瞧,小记者们发现问题后主动上前与违规行为人进行沟通。 步巡过程中,城管队员和小记者来到一辆违规停放的小汽车前。“这车是谁的?赶紧开走吧,这里不能停车。”农花社区城管贴单员魏武向附近店铺方向大声喊话,但无人应答。魏武随即拍照取证、手写违停告知单,并张贴到驾驶侧的汽车玻璃上,这一过程也被他随身携带的执法记录仪记录下来。据魏武介绍,对背街小巷的违规停放机动车进行执法也是城管的工作内容之一。列车穿梭,铁路汇聚,高铁南京南站是连接南京与全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南京南站,不但是南京的城市标志,也是农花社区的重要地标。小记者们来到北广场,手绘南京南站。“我们首先要找到黄金分割线,黄金分割线就像建造南京南站时的地基,只有将地基的位置建造对了,上面的建筑主体才能牢靠。”美术指导老师李蕙羽手执画笔,现场做起了示范。随后,她又详细讲解了构图时远景近景怎么处理,南京南站的建筑结构、周围的设施布局如何处理,小记者也拿起画笔,一笔一画认真描摹。一个半小时过去了,陆续完成作品的小记者禁不住感叹:“今天的写生可真难,这么复杂的建筑结构画起来都这么难,可以想见建造和维护起来肯定就更不容易。” “农花社区独特的交通枢纽资源优势给小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的画笔虽然稚嫩,但描绘了他们心目中雄伟美丽的南京南站 ,也记录了农花社区的发展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