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九点半,雨花街道“红色传习所”微访谈活动走进雨花台社区,邀请雨花烈士孙津川的侄女孙以智,宣讲大伯孙津川的革命事迹,辖区多名党员、居民、青少年一起现场聆听了红色故事。
英才英年身先死,长使追思泪满襟。
孙津川,于1895年出生于安徽省寿县一个工人家庭。14岁起先后到南京、上海做工。1924年秋,孙津川在上海与中共党员彭干臣相识,并在其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为配合北伐军进攻上海,中共中央决定在上海举行工人武装起义。1926年10月,孙津川按照党的要求,带领吴淞机厂工人武装切断沪宁铁路,破坏北洋军阀的后勤军需补给线,为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创造条件。1927年3月,孙津川领导吴淞机厂工人举行大罢工,揭开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序幕。3月28日,孙津川被选为沪宁、沪杭甬两铁路总工会委员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孙津川往返奔走于武汉、九江、上海等地,代表全国铁路总工会接待和安置苏、浙、皖、赣等省的流亡同志,秘密整顿并恢复各地铁路工会和党组织。1928年10月6日,孙津川遭叛徒出卖,一路唱着国际歌,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于南京雨花台,时年33岁。
青少年成长引路人,义务宣讲雨花英烈精神。
听着大伯孙津川的故事长大的孙以智从小就十分懂事上进。1950年10月,刚满14岁的孙以智参军,保家卫国。1980年,在雨花台区人民法院工作的孙以智接受区实验小学的邀请,担任该校“孙津川中队”的校外辅导员,一直在义务宣讲大伯等雨花英烈的事迹,这一讲就是39年。在活动现场,老人思维清晰,侃侃而谈,令场下观众为烈士的光辉事迹所感动,为烈士的坚定的革命信念、高尚的革命品格所震撼。雨花台社区党总支书记葛富莲说:“孙津川同志用生命践行了誓言,用忠诚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为民族、为民众、为信仰的担当。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在互动环节,社区青少年围绕革命烈士事迹,积极向老人提问,孙老一一解答,并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最后,20多名青少年齐声歌唱《少先队队歌》,来自雨花台实验小学的钱家瑞带来诗朗诵《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最后孙老依依为他们颁发了活动证书,本次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