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西善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举办了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要讲科学”中老年健身方式知识讲座,特邀南京体育学院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彭勇前来授课,社区教育中心主任丁耿杰出席今天的健身讲座,来自街道各社区居民59人聆听了今天的讲座。
彭老师首先讲解了中老年人如何进行合理健身。人到中年后,机体各种水平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年下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缺乏体力活动,还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病症,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彭老师接着介绍了从2012年起,“运动是良医”健身新理念便在我国正式启动推广,大量医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体育运动具有健身娱乐、防治疾病等多种积极的功效。有一句话这样形容:如果有一个人处方能够预防和治疗数十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那么最好的处方就是运动。因此,为了推迟老化发生,中老年人应当提前采取措施,科学、适度地进行体育运动。
中老年人如何选择健身什么样的运动项目适合中老年人来参加呢?
一、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人的一切活动均需要热能,消耗热能就需要氧的支持。在肌肉活动的新陈代谢中,耗氧→肌肉收缩→关节活动→耗氧,循环往复。中老年人可以通过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唤醒机体水平。
二、强度较大的运动。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的运动项目很多,个人可根据自身体质和疾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体质强健的中老年人可以选择活动量大一点的项目,如:游泳、中等强度的跑步、骑自行车、爬山等。但在这些项目的锻炼过程中,应当注意适当地休息,在增加强度时应当注意循序渐进,以身体感觉上能够适应为宜。
三、强度较弱而慢的运动。对于中老年体质较弱,并且有疾病的人来说,在运动中,要选择运动强度较弱而慢的运动,如:步行、呼吸体操、放松功、太极拳、保健按摩等,这样更有利于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每次运动结束后,以身心感到充分放松、体力能够迅速恢复,不影响正常生活为宜。
中老年人健身的基本原则
一、经常性原则。中老年人在心理、生理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要了解自己,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要制定一定的锻炼计划、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循序渐进、不宜过量原则。根据自己的体质及运动习惯、运动强度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动作要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时间要逐渐增加。每次运动要由静到动,由动到静,逐渐过渡。运动开始时要做准备活动,停止前要有一定的整理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如果运动时感到发热、微微出汗;运动后感到轻松、舒畅,食欲、睡眠比以前好,说明运动适当,效果良好。
三、自身条件原则。自身条件指的是根据自己的体质强弱来衡量。体质强健的,可选用活动量大一点的项目进行锻炼;体质较弱的,则可选择活动量小一点的项目。
四、有针对性原则。进入中老年阶段的人群,个体差异比较大。在选择运动项目上,可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有心肺功能方面疾病的中老年人,可选择一定的有氧运动,提高活动肌肉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氧的利用,改善心肺功能。
中老年健身需注意的问题
一、对速度和力量的要求不宜过高。中老年人由于身体结构不断变化,有些疾病不知不觉地发生,特别是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所以说,中老年人在运动时,对运动的速度和力量要求不要太高。要适合于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以中速和慢节奏的运动为主。
二、不可争强好胜。由于中老年人的肌肉力量逐渐减弱,骨关节逐渐僵硬,同时出现了许多慢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可争强好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三、注意均衡的饮食和营养。
祝中老年朋友们健康长寿!
西善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